文章来源:今日新材料
近日,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Qiao Li,缪峰Feng Miao等,南京理工大学 程斌Bin Cheng,在Nature上发文,报道了在扩展哈伯德模型的实验模拟器中,观察到的可调量子临界性,该模型在手征堆叠扭曲双层石墨烯chiral-stacked twisted double bilayer graphene (cTDBG)中,产生的自旋谷同位旋。
研究分析表明,通过改变位移场,当广义维格纳Wigner晶体转变为费米液体时,存在量子两阶段临界性,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量子临界点,并出现了量子临界中间相。当施加高平行磁场时,量子两阶段临界性演化为量子赝临界性quantum pseudo criticality。在这样的赝临界性中,发现了量子临界标度,仅在临界温度以上有效,表明其中存在弱的一阶量子相变QPT。该项研究成果,展示了高度可调的固态模拟器,呈现多个自由度的复杂相互作用,用于探索奇异的量子临界态和行为。

Tunable quantum criticalities in an isospin extended Hubbard model simulator同位旋扩展哈伯德模型模拟器的可调量子临界性。
图1:手征堆叠扭曲双层石墨烯chiral-stacked twisted double bilayer graphene,cTDBG,θ=0.75°。
图2:维格纳Wigner晶态的证据。
图3:量子二级临界。
图4:在12T平行磁场中,量子赝临界性quantum pseudo criticality。